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推介学术领域的前沿理论与优秀成果,促进学术团队建设,推动“数字+”金融科学研究建设的发展。6月22日早上八点半,由金融学院、泰隆金融学院和国际商学院主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协创的学术沙龙在综合楼846正式召开,此次学术沙龙还邀请到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邱毅和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范小朋参与讨论,会议主题为《新金融时代:金融学与计算机的交叉融合》。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柯孔林教授主持,各个学院五十余位老师参加本次交流会。
会议伊始,柯院长先向老师们介绍了到场嘉宾,并围绕着“数字+”主题展开讨论。邱毅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社会科学的“数字+”学科行动计划是学校推进人文社会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财经类高校,我们应该掌握如何获取数据、利用数据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一些领域冲到前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范小朋院长简单介绍了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发展过程和科研成果,认为金融与计算机的学科交叉在“数字时代”非常重要,跨学科交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金融在社会中的应用。
金融学院柯孔林院长认为 “数字时代”的金融学科建设已经离不开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支撑。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金融学科建设方面,金融学院已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围绕建设“数字金融智力资源的人才高地、数字金融理论创新的学术高地、服务数字金融发展的智库高地”目标,协同攻关,一定可以实现跨学院、跨学科的共赢局面。泰隆金融学院马丹院长介绍了泰隆金融学院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工作,泰隆金融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库并在在全国30多所高校中应用,希望数据库的建设能够帮助大家做出更多高质量研究。国际商学院倪禾院长分享了金融科技的研究经验,倪院长认为随着金融与计算机的融合发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此外,倪院长还向大家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数据研究中心开设的数据公开课,建议大家参加学习。
随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邵俊教授讲述金融与计算机学科碰撞下“数字+”的应用。邵俊副院长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概况,并讨论了“区块链+金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区块链是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其他老师也对“数字+”赋能金融研究展开了讨论,认为计算机学科可以为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等金融学科建设提供帮助,另外,投资组合构建、对冲策略设计、量化交易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提供的数据信息。因此,金融与计算机的学科交叉潜力很大。
最后,柯院长再次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并希望这次学术沙龙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和思考,引领学术前沿。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